6t体育【惠州文脉·花地西湖(第159期)】烟雨东江(二)
惠州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。历朝历代,由于此地盗贼猖獗,匪患无穷,从宋朝起便筑城以防盗匪。宋时的城池甚为窄小,东北临江6t体育,西南止于今步行街国庆路与五四路之间,濒临西湖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,6t体育知府万迪与守御千户朱永率军民开始扩城,到洪武二十二年(1389年)竣工,自此奠定了明、清两朝数百年惠州府城的规模与格局。据方志记载,明城扩建后设置七门:东曰惠阳门、西曰西湖门、南曰横冈门、北曰朝京门、小东门曰合江门、小西门曰东升门、水门曰会源门。城内以水门至小西门为中线分为两部分,东北为百姓居住之地,曰民城。西南为驻军戍守之地,曰军城。此后在明景泰二年(1451年)、嘉靖二十年(1541年)、三十五年(1556年)、三十八年(1559年)和崇祯十三年(1640年)进行了五次重修,给城墙予以增高、加厚。
入清后至道光年间,惠州城垣由于年久失修,坍塌十余处,颓砖瓦砾充塞其间,致使惠州城无险可守。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春,江国霖出任惠州知府。他到任伊始,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,发动郡中十属绅富捐款修城。此举得到士绅商贾的大力支持,纷纷慷慨解囊,共得缗钱十余万。江国霖择吉日开工,工程进展顺利。其间,江国霖亲自来往巡视,监督进度和检查质量,寒风酷日未尝间断。历二载,惠州城垣修筑一新。新城垣周围一千三百六十丈,俗称“七里三”;高二丈二尺,城基宽二丈;筑瓮城五座,高、厚与主城同;筑雉堞1614个,每堞宽6尺,厚1尺5寸;筑城楼7座,各高3丈4尺,广三楹,可容四五百人;城北择地势扼要之处,置炮台28座。至此,惠州城池可谓固若金汤,易守难攻,雄镇岭东。之后七十余年,一直到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之前,惠州城共被围困二十八次,均从未被攻破。
江国霖因为修筑惠州城垣保一郡平安有功,深受百姓拥戴。咸丰八年(1858年),江国霖擢升广东巡抚后不久被革职,移居惠州。惠州父老闻江国霖至,奔走相告。老者扶杖迎道左,妇女儿童倚立茅檐下,窃窥大人颜色;户户结彩焚香,爆竹声响彻十里;炉烟弥漫,市民眯目不能仰视。江国霖进入行馆后,郡民敬送的槟榔、椰粟等物品盈户,感恩问候者接踵摩肩而至。惠州郡民这样盛情迎接一位卸任官员,在惠州历史上仅此一次。
咸丰元年(1851年),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,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太平天国运动。受到太平天国运动深入发展的影响,各地会党风起云涌,热烈响应,纷纷策划起义,以壮声威。东江各地会党亦不甘落后。咸丰四年,永安(紫金)县天地会首领朱戴开秘密在永安、长乐、海丰、陆丰和归善等县发展会党数万人,在洋头寨聚众祭旗起义,响应太平天国运动。咸丰四年六月,东莞会党首领何六等率众在东莞石龙起义,拉开了广东省城附近天地会起义的序幕。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三万余人,拥有船只六百余艘。
咸丰四年七月,佛山天地会首领陈开在佛山石湾附近的大雾冈发动起义,随即占领南海县属的佛山镇。接着,李文茂、甘先、周春等在广州北郊,陈显良等在城东燕塘,林洸隆等在省河(珠江)南岸聚众起义,关巨和何博奋等也率领珠江船户起而响应,迅速形成了对广州的包围。起义者头裹红巾,或腰缠红带,自称“洪兵”或“红兵”。这些起义规模较大,历时较长,影响深远。虽然起义遭到官兵的围剿,死伤惨重,最终于咸丰七年(1857年)三月失败,但却显示出东江会党反清武装斗争的兴起和威力。
前文说到的何氏家族,其先祖是清康熙年间从兴宁石马河罗裙布地迁来惠州的,在当时归善县城东南二十里下淮都沙坳村落籍。这些何氏族人吃苦耐劳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在此生活了一百多年,但由于杂税苛捐,层层盘剥,再加上天灾人祸,6t体育兵燹匪患,日子过得十分窘迫,尽管是劳碌终年,依然是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债务累累,如牛负重。到了清道光年间晚期,第七代的何氏族人依然贫困,以种田和撑船为业。(待续)